最近这几年,国学热潮兴起,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,开始修行的人也与日俱增。但最近在加了几十个群后,发现了一个问题,就是刚开始修行的人,都容易犯的一个毛病:“傲慢”。
刚开始加这些群的时候,感觉特别好,大家都是修行人,有共同语言。群里大家都是以师兄相称,互相鼓励,互相赞叹,感觉也挺亲切的。但时间一久,问题就出现了,大家一聊天,毛病就暴露出来了。
图片
越是活跃的群,往往问题就越容易暴露出来。开始大家还能和谐相处,但话说多了,就容易出事,就经常因为一句话两句话,或者意见有分歧,或者看不惯对方,矛盾就产生了,有的人就急眼了,甚至开始人身攻击,开始贬低对方,出口成脏了。
有的可能刚开始修行,有的可能修行了几年了,有的可能就刚读了几本经书,但都觉得自己是对的,别人是错的,看别人说的不合自己的意思,就开始争吵起来。他们总盯着别人说话的漏洞,有时候其实人家并没有说错,只是他理解错了,就开始展开对人家的抨击,根本不等人家把下一句话说完,也不听人家解释,直接给人扣个高帽子,直接把人家贬的什么都不是。就因为一句话两句话,就一棍子把人打死了,别人说什么,他也听不进去了。
其实我们的汉语是非常奥妙的,一句话往往有多层意思,一件事情,也可以用多种语言描述,所以老子才说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任何事情和道理,只要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,就一定会有漏洞,一定会与事实真相有所差别,真要找毛病,都能找的出来。并且同样的事情,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,角度不同,立场不同,时间不同,地点不同,结果也不同,怎么就能随便妄论别人是错误的呢。
他们还喜欢引经据典,张口闭口文言文,天天都是一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,好像这些道理都是他自己说的一样。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,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,别人说什么都是不对的,就他说的才是标准答案,天天找别人毛病,天天看别人都不行。作为一个修行人,能够修成这样,让人人都讨厌,确实是太糟糕了。
真正的修行,是修自己,不是修理别人。你学的那些道理,是应该用在自己身上的,而不是用在衡量别人是非对错上。你天天拿着那些理论标尺,去衡量别人,去贬低别人,那你自己又做到多少呢?除了引经据典,自己还能说出哪些道理呢?
其实这都是傲慢的习气在作怪。尤其是刚学了一点圣贤文化,刚读了一点经典,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了,就高人一等了,看到那些不修行的人,就开始看不起了。或者就等着挑别人毛病,把自己当成评判官,别人刚说完一句话,就迫不及待地给别人扣帽子,指出别人的不对,其实他只是断章取义,只是想彰显自己,根本不知道人家后边想说的是什么。自己觉得很了不起,其实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。
《尚书》上早就讲了: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。一个人如果修行后,变得傲慢了,那还不如不修行,因为他修反了,他不是修自己,而是修别人,不但自己无法再取得进步,还变成人见人烦的讨人嫌,那是何苦呢?
修行本来就是让我们要去掉贪嗔痴慢的,你现在越修行,越傲慢,越执着,分别心越重,那你不是南辕北辙了吗?那还不如不修呀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四川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