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开讲
权臣盘踞如偃月,弃官如飘蓬。——林景熙
回望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,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中,都少不了奸臣的“含辛茹苦”——这些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不惜牺牲国家的兴亡,肆无忌惮地残害忠良。秦桧、魏忠贤等人便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典型。
更有那些心怀野望的奸臣,凭借手中的重权,肆意废立皇帝,将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。今天要讲述的,就是这样一位声名狼藉的权臣——燕帖木儿。
燕帖木儿不仅娶了皇后为妻,还强行纳了四十位公主为妾,甚至连皇子们都要尊他为“父亲”,权势滔天。
展开剩余85%燕帖木儿是元朝的权臣,出身蒙古贵族钦察部。自他高祖以来,钦察部便是元朝大汗的亲信重臣,世代被信任重用。燕帖木儿显赫的出身,成为他后来权倾朝野的坚实基础。
他幼年时被元武宗选为贴身侍卫,专责保护皇帝出行,这一职位让他得以触及帝国权力的核心,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和威望。
燕帖木儿年轻气盛,勇猛善战,迅速吸引了元武宗的注意,凭借战功和才干步步高升。那个时候,他只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,只想成为大都卫队的领军人物,未曾料想未来竟能掌握如此惊天权势。
元朝皇帝寿命多短暂。元武宗驾崩后,其弟元仁宗继位,但几年后也驾鹤西去。接着是元英宗和泰定帝,两位皇帝的统治时间同样短暂,帝国权力频繁更迭。
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,元朝先后更换了四位皇帝。频繁的皇位更替让皇权逐渐式微,权臣们权势日益膨胀,皇帝对国家的控制力大为削弱。
泰定帝在位时,燕帖木儿已经牢牢掌握大都的兵权,内心深藏的野心被彻底激发。
泰定帝驾崩后,为了防止新皇削弱自己的权势,燕帖木儿主动插手皇位继承,力图拥立一个容易操控的傀儡皇帝。
此时,元武宗后裔图帖睦尔成为他的首选。
但在大都,燕帖木儿并非唯一的权力玩家,另一阵营支持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。
从血统上看,阿速吉八继承皇位更为理所当然,但燕帖木儿扶持图帖睦尔,势必得罪阿速吉八。
为了自保,燕帖木儿毫不犹豫地带兵镇压支持阿速吉八的大臣倒剌沙,一举掌握了政权、监察权和军权。
倒剌沙被除后,阿速吉八也被安排“病逝”。
根据元朝继承规矩,阿速吉八死后,图帖睦尔仍难以坐稳皇位,因为还有他的哥哥和世琜。
此时燕帖木儿虽然权势滔天,但仍不能逾越继承的规矩,只能眼睁睁看着和世琜登基。
和世琜即位后,对燕帖木儿依然宽容,保留他丞相和军权之职。
但和世琜也积极推行改革,选贤举能,逐渐改善元朝混乱的政治局面。
这让燕帖木儿心生忧虑,他暗想: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我这权臣地位恐怕难保。”
为了牢牢控制帝国权力,他故技重施,暗中通过宫廷关系策划让和世琜“病逝”。
为了绝后患,他还使和世琜的皇后猝死,将其儿子流放高丽,彻底消灭异己。
和世琚去世后,图帖睦尔终于登基,成为元文宗。至此,燕帖木儿已毒害两任皇帝。
面对燕帖木儿的野心,元文宗权力旁落,完全无力反抗,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朝中横行霸道。
甚至,为了不落得与前任皇帝同样下场,元文宗让自己的孩子认燕帖木儿为“义父”。
一位皇帝的儿子称臣子为“义父”,这在当时引起极大讥讽,却无人敢反对。
看着皇帝在自己面前低声下气,燕帖木儿的虚荣心膨胀到了极点。但他也清楚,自己只能是掌控皇帝的权臣,永远无法登基为帝。
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享受原本属于皇帝的奢华与特权。
元文宗登基后,燕帖木儿要求皇帝赐婚,得到的妻子身份特殊——正是泰定帝的皇后。
蒙古习俗虽有“父死子继,兄死弟及”,但皇后再嫁只应嫁予新皇帝,绝无下嫁臣子的先例。
这对皇后而言,是极大的耻辱,但她无力反抗,只能忍辱含泪嫁给燕帖木儿。
朝中上下原以为,燕帖木儿娶了皇后,享受了帝王的荣耀,会有所收敛。
然而现实狠狠打了他们脸。
这位先帝的皇后根本无法满足燕帖木儿膨胀的野心和欲望。
不久后,他又在朝堂上提出震惊朝野的要求——想要纳皇帝的女儿为妾。
皇后为妻,公主为妾,这种待遇连皇帝也未曾享有。
元文宗虽极不情愿,但为了保命只得忍痛将女儿许配给燕帖木儿。
尝到甜头后,燕帖木儿越发得寸进尺,先后纳了四十位公主为妾,史无前例。
据说他的后宫女人比皇帝还多,甚至多到他都无法记清每个人的面容。
作为奸臣,燕帖木儿不仅践踏皇室尊严,祸害朝纲,还肆意屠戮忠良,将国家搞得元气大伤,乱象丛生。
他大量圈地,收取苛捐杂税,令元朝国运大衰,为后来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埋下了隐患。
元文宗去世后,燕帖木儿为稳固权力,阻挠元明宗之子从高丽回国。
然而,燕帖木儿终因荒淫无度而猝死床上,恶报终于降临。
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侍卫,成长为权倾朝野的权臣,甚至敢娶皇后为妻、纳公主为妾,燕帖木儿的传奇人生充满荒诞与戏剧性。
但欺人终被人欺,燕帖木儿死后,其依仗权势横行的族人遭其他权臣铲除,家族荣耀一夜间灰飞烟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四川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