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来,皇宫深宫之中,宫女众多,数目之多,常被传为佳话。俗话说“后宫佳丽三千人”,这其中,大多数不过是身份低微的宫女。自汉代起,宫女的数量便逐渐增多。汉武帝时,宫中宫女已逾千人;而到了东汉,更是达到了五六千之多,庞大的宫女队伍如同江河汇聚,铺展开那深宫的风景。
宫女的选拔极为严苛,不仅对家世有所要求,年龄亦有限制。一般来说,只有十三岁至二十岁之间的良家女子方可入宫,这些青春年华的少女被选中,踏入这如迷宫般的宫殿。宫女虽为宫中奴仆,地位卑微,但若得皇帝青睐,一夜之间可从无名小卒跃升为后宫宠妃,历史中不乏由宫女出身而成为皇后者。然而,这毕竟只是少数,大多数宫女一生未能享受皇帝的恩宠,只能默默度日。
展开剩余73%以清朝为例,宫女们多在十几岁时入宫,服侍至二十五至三十岁后方可出宫嫁人。如此看来,她们在宫中度过的时光往往长达十余载。人皆有情感,有血有肉,何况这些正值芳华的少女?身处冰冷高墙之间,孤寂与无助在所难免,她们该如何排遣心中寂寞?
古代皇宫内,太监与宫女数量庞大。众所周知,太监从严格意义上讲,身心不全,甚至被视作“不完整”的人。故而世人常认为,宫女与太监之间不存在爱情。然而事实却非如此。历史上,宫女与太监之间的感情纠葛由来已久,且在古籍中有专门的称谓——“对食”。
“对食”一词,最早可追溯到汉朝。《汉书》中记载有宫女与太监搭伙生活的情形:“官婢曹晓、道房、张弃,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、王偏、臧兼等,皆曰宫(曹宫)即晓子女,前属中宫,为学事史,通《诗》,授皇后。房(道房)与宫(曹宫)对食。”这意味着,宫女与宫女,或宫女与太监结伴共度时光,同吃同住。是否同床而眠则无从考究。
宫女与宫女之间的这种关系,古时称作“磨镜”,换言之便是现代所说的同性恋。她们长期居住于深宫,得不到皇帝宠爱,孤独无依,情感的寄托自然有别于常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有功太监甚至被赐予“对食”之伴,作为奖赏。明朝时的大太监魏忠贤,便传有“对食”对象。
宫女与宫女,或宫女与太监之间的伴侣关系,在宫中也有一定的名分,彼此多以“挂名夫妻”相称。所谓“宫掖之中,怨旷无聊,解馋止渴,出此下策耳”,这正是她们情感寄托的无奈之举。明代文献中还有“菜户”一说,与“对食”有所不同。“对食”多为临时伴侣,形式随意,宫女与宫女,宫女与太监皆可。而“菜户”则专指太监与宫女的伴侣关系,两者如夫妻般相依相偎,互诉衷肠,彼此许诺终生相守。
据宫中史料记载,若“菜户”中一方生出移情别恋,另一方太监虽心如刀绞,却不会责怪宫女,而是与新情敌起冲突。这体现出即便身躯不全,心中依然满载情感与热忱。人皆有七情六欲,何况这些在宫中挣扎求生的男女?
时光流转,千年过往未曾褪色,宫中那些隐秘的情感故事,依旧令人唏嘘。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阅读此篇,若有缘,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国学、历史、文化的分享,共同品味那一段段尘封的岁月。点击上方名片,关注更多精彩,敬谢厚爱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四川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